实时新聞資訊
一、目前燈具領域的智能控制技術主要有:
1、遙控照明:無線控制、藍牙控制、軟件APP控制。
2、感應照明:紅外(人體)感應、手勢感應、語音感應、光感應、動態勘測感應。
3、觸控照明:觸摸控制。
4、組合照明:多種控制方式組合。

智能照明控制技術一:遙控照明
遙控照明是通過無線電信號控制照明設備,簡單便捷。隨着技術的成熟,數碼無線遙控技術已經取代傳統機械手動開關,漸漸成爲現代人追捧的潮流。
一:無線控制
無線遙控開關是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發射器先將控制器的按鍵進行編碼,調制到射頻信號上,然後發射無線信號,然後接收器將接收到的無線信號進行再次編碼,得到與控制按鍵上相對應的信號,最後控制相應的電路進行工作。目前,智能LED遙控燈的種類繁多,包括臥室吸頂燈、客廳水晶燈、燈帶、燈泡、燈管等。

二:藍牙控制
藍牙設備使用無線電波連接。當兩台藍牙設備想要相互交流時,它們需要進行配對。藍牙設備之間的通信在短程(被稱爲微微網,指設備使用藍牙技術連接而成的網絡)的臨時網絡中進行。
通過特殊設計的LED燈泡結合藍牙技術,甚至可以讓你改變光照顔色。並且無需擔心成本和環境汙染,因爲每個燈泡都是可回收設計。同時也不牽涉到家庭自動化系統,除了藍牙燈泡和支持藍牙的手機,無需投入更多。
三:軟件APP控制
APP設備和家電之間通過無線網絡進行遙控操作,用APP設備發送操作信息,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遞到家電內部智能管理部分。從而起到遙控的作用,這種通過手機APP控制的遙控燈適用性更廣,更是突破了距離的限制,可隨時隨地查看燈具的使用情況。當家中或店裏的燈具數量過多時,還可以將燈具進行分組管理,用同一設備調控一組燈具。
Wake-up light可以通過對日出過程和自然光的模擬來溫柔地喚醒,同時對iPhone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可以通過APP來進行控制,本身也能當iPhone底座來作充電使用。
智能照明控制技術二:感應照明
一:紅外線感應(人體感應)
人體感應也叫紅外感應,人的身體都有恒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左右,所以會發出特定波長的紅外線,而人體感應照明就是通過捕捉這種特定波長的紅外線來控制燈具明滅的。人體熱紅外線檢測感應技術,具有高靈敏、抗幹擾、無聲、反應速度快、感應距離遠的特點。人來燈亮,人走燈滅: 能實現人來燈亮,自動延遲熄滅,無須再去關閉開關,節能無憂。內置光線感知器件,自動識別白天與夜晚狀態,白天自動待機,夜晚人體感應發光,節能環保。
很多人以爲人體感應燈只適用于樓道、陽台等特殊的區域。其實隨着技術的發展,人體感應燈的紅外線感應距離和感應角度都在不斷提升,由于其同時具有高度靈敏、延時照明的特點,很多家庭選擇在嬰兒床頭、橱櫃等地方安裝了人體感應燈。
二:手勢感應控制
手勢識別技術,由簡單粗略的到複雜精細的,大致可以分爲三個等級:二維手型識別、二維手勢識別、三維手勢識別。市面上有一些燈具將手勢控制應用于燈具控制中,這支外形酷似“光劍”的 LED 就是實用是手勢觸控。在燈具附近,手心向下停留一秒,就會觸發燈的開關;而在燈下用手左右揮動,就能調節燈的亮度。

三:語音感應控制
語音識別技術,也被稱爲自動語音識別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其目標是將人類的語音中的詞彙內容轉換爲計算機可讀的輸入,例如按鍵、二進制編碼或者字符序列。如下圖是一個辦公電器語音控制系統總體架構框圖如下圖所示,它由語音采集模塊、語音前級處理模塊、語音訓練模塊、語音識別模塊、語音提示模塊和輸出控制模塊。

四:光感控制
下圖的燈泡既可以基于太陽光的強度調節亮度,還可以通過學習和適應用戶的作息習慣進行自主調節。因安裝了Nest溫控器等級的智能硬件,不用聯網也可以自主調節。
五:動感探測感應控制
下圖的是一種帶有內置開關的移動探測器。當房間或區域內的人全部離開後,它會關閉此房間或區域內的照明。廣泛應用于樓道、走廊等公共場所。
智能照明控制技術三:觸感照明
一:感觸控制
觸控設備通常內置觸摸感應芯片,觸摸感應面板目前主流的技術采用電容感應技術,通過手指觸摸帶來電容變化,從而控制開關或燈具。觸控開關的好處是絕緣防水。很多家庭都會在浴室、廚房等空間使用觸控開關,而且隨着技術的整合,不少浴室使用的觸控面板能同時實現多種功能,比如,實時顯示浴室溫度,控制風暖,提供照明,最大程度地利用觸控面板的防水功能。
智能照明控制技術四:組合照明
一:多感控制
下圖是全球首款“主動學習”型智能感應燈,采用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技術,無須刻意“訓練”,通過智能感應人體行爲,自主進行用戶習慣的“學習”。可通過環境光感應、手勢控制、人體感應、聲音控制、APP控制。
二:場景控制
場景開關可謂是智能開關的功能集成器。多種場景自由切換,燈光的顔色、亮度、開啓個數都可以自由組合,能滿足現代化家庭的任何場景需求。
例如開啓家庭影院模式,就能整體調暗燈光;開啓舞廳模式,燈光不僅能變換色彩,閃烁功能更是能讓舞會掀起高潮;家庭聚餐時,橘黃色的暖光能營造溫馨的進餐氛圍;開啓閱讀模式,將光線調至柔和不傷眼的流明度;夜深人靜時,開啓安睡模式一鍵關閉所有燈具,便捷又安心。
智能照明還會面臨哪些問題?
與傳統照明相比,智能照明具備安全、節能、舒適、高效等優勢,能滿足個性化需求。隨着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照明已經高階品質生活的標配之一。實現智能照明不再只是照明企業的事情了,它需要不同企業的跨界合作。 但是,智能照明系統目前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功耗問題。傳統照明一般是使用機械開關,關掉開關後,不會產生能耗,而智能照明需要一天24小時都處于待機狀態,因此待機功耗是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二是調光一致性問題。當很多燈一起需要調光時,如何做到一致性,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這對調光技術來說時一個考驗。三是頻閃和噪聲問題。傳統照明不需要調光調色時,頻閃和噪聲的處理是容易的,而一旦開始調光之後,就會帶來噪聲和頻閃的挑戰。四是不同生態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目前智能照明還沒有統一的標准,基本都是各自爲戰,各自圈地。雖然都是用的同樣的技術,但要是不是同一家公司出的,互聯互通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五是智能化程度不足。目前的大多智能照明並非真正“智能”,只是實現了簡單的調光調色。只有場景化、自動化、與其他智能設備都能實現聯動,才能稱之爲真正的智能照明。







粵公網安備44060502001790號